2008年7月10日

Angkor Day2→Bayon



 

Bayon,中譯巴揚寺、巴戎廟、白楊廟、百茵廟,順帶一提,之所以會有這麼多譯名,因為研究吳哥的大宗是法國人,美國人將法文翻做英文,流通於世界,轉了三手翻譯,加上兩岸的譯法不同,當地華僑對它的稱呼也不同,結果變成看著中文也不太明瞭是哪個地方的局面,在此列出我所知道的譯名,以避免有人陷入和我一樣不知天南地北的窘境。

 

提到巴揚寺,就一定得提到闍耶拔摩七世(1181-1220年)這個國王,闍耶拔摩七世40歲之前僑居在鄰國占婆,父王過世後,他的兄弟曷利沙跋摩二世即位,爾後高棉陷入宮廷叛變,逆臣篡位,12年後,占婆入侵,高棉亡國,闍耶拔摩七世登高一呼,率領臣民擊退占婆,中興高棉。



1181年,61歲的闍耶拔摩七世登基,平定內亂,重建吳哥王城,厭倦殺戮的闍耶拔摩七世,晚年潛心大乘佛教,並在巴揚寺刻上為數驚人的四面佛,沒有人看過佛祖的長相,所以以闍耶拔摩七世的容顏為藍圖,闍耶拔摩七世在追求內心和平時綻放的微笑,看顧吳哥王城數百年,見證其王城中興、繁榮、沒落、慘遭屠城、然後陷入蠻荒,在永不間斷的流血暴力中,只有這些四面佛,兀自微笑著。



到巴揚寺當去,帶著地圖是沒有用的,巴揚寺的迷亂,來自不斷的重建,原本堆好的廟塔,呈現了印度教的聖地須彌山,卻刻上了大乘佛教的四面佛,中心廟塔也因為不斷增建,變成圓型的廟塔,錯綜複雜,加上觀光客來來去去,為了閃避拍照中的人們,不知不覺中就在廟塔中迷了方向。



神龕給盜賊挖空了,當地人又迎來新的神,僧侶一心一意跪在神的面前喃喃誦經,廟裡面很暗,一面打量著漫天漫地精緻的雕刻,一面小心不要絆倒,還要注意不要踏到虔誠的人們,面對這樣異於平常的光景,頭很暈,探出石窗透口氣,一仰頭就看見亮晃晃的燦爛陽光,光裡是微笑的四面佛,無法逼視,只得找了地方,坐下來、仰著臉和大佛默默對望。

 

定睛一看,前方等著我的不就是TukTuk司機,拍好紀念照,傻呼呼地就走了,草率地逛完了廟,回來後才發現我錯失了許多美麗的淺浮雕,雖然地圖無用,還是整理如下↓



 







▲雖然說是四面佛,但也有只刻兩面或三面的,事實上吳哥建築沒有一處是完整的,原因不明。





▲古高棉人的日常生活



 



▲皇宮娛樂,雍容華貴的國王,還有彈豎琴種種樂器的樂師

 



▲柱子底下空間太小,刻不了大氣度的浮雕,就刻上修行中的僧侶,有高棉人厚厚的雙眼皮和敦厚的唇。 





▲從古自今大象就是被人類用鐵鉤戳的悲慘命運












2 則留言:

  1. 恩恩,這張巴揚寺的地圖是我自己畫的

    參考《吳哥旅遊聖經》和Lonely Planet

    前者是推薦一定要買的書,超詳盡的

    我很後悔當初因為懶沒帶去 >"<

    回覆刪除
  2. 請問巴戎寺的地圖是你自己整理成電子圖檔的嗎?

    再請問這張圖的來源出自何書或何處?

    之前沒注意到,很想多瞭解一點..

    去了吳哥回來之後才發現您的網誌,大嘆可惜呀~

    您的遊記資料寫的真的非常詳盡,照片也很棒喔~



    我是從ptt DSLR版逛到這來的

    回覆刪除